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国家赔偿 > 新国家赔偿法请求时效是什么样的

新国家赔偿法请求时效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4-11-0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372
国家赔偿法作为一种特殊法,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权力,更好的保护公民的权利,这和宪法的宗旨是一样的。但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元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而受到损害时,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进行维护,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

国家赔偿法中的请求时效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向国家提出赔偿请求的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违法行为被确认之日。该法将国家赔偿程序分为行政赔偿程序和刑事赔偿程序两种。无论是行政赔偿还是刑事赔偿程序,赔偿请求人在要求赔偿前必须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这些规定明确了请求时效是国家赔偿法为赔偿请求人单独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国家赔偿设定的时间期限,适用于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程序,时效期间为两年。如果请求人在两年内未行使请求权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将失去请求权。

宪法对赔偿请求人获得赔偿权利的限定

根据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损的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获得赔偿。该条明确将赔偿请求人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国家赔偿法作为一部特别法,对国家赔偿案件规定请求时效是得到宪法授权的,与宪法并无抵触。

行政赔偿程序中的请求时效特征

在行政赔偿程序中,如果赔偿请求人在请求时效期间超过时限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而行政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明确拒绝赔偿,赔偿请求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法院在查明超过请求时效期间的事实后,可以判决驳回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请求时效在这一方面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非常相似,但仍存在一些差异。

刑事赔偿程序中的请求时效特征

在刑事赔偿程序中,赔偿请求人作为申请人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而非像行政赔偿程序中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对超过请求时效期间提出赔偿申请的探讨

虽然在司法实践中,超过请求时效期间提出赔偿申请的情况非常罕见,但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仍然具有意义。这有助于区分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请求时效制度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制度之间的差异,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国家赔偿法关于请求时效的特别规定,避免与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混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赔偿的分类

    国家赔偿的分类,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和非刑事司法赔偿。行政赔偿指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导致的赔偿,刑事赔偿指司法机关错拘、错判等引起的赔偿,非刑事司法赔偿指法院行使非刑事司法权时的赔偿。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即请求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

  • 国家赔偿追责制度

    国家赔偿追责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实践应用。赔偿义务机关在承担损失后应追究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人员责任,并要求其承担部分或全部费用。涉及国家赔偿案件时,赔偿请求人必须在两年内提出索赔,并明确时效中止与继续的情况。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完成赔偿。法院审理国家

  • 国家赔偿时效及请求权行使

    国家赔偿相关的时效和请求权的行使问题。赔偿请求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行为违法确认之日起算,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时效可中止。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两个月内赔偿,未予赔偿或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可申请复议或向赔偿委员

  •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及其理论基础。国家赔偿责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责任类型,在不同法系中有不同的定位。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存在多种学说,包括代位责任说、自己责任说等。不同学说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赔偿责任

  • 申请国家赔偿的驳回后的救济途径
  • 国家赔偿的时效和申请要求
  • 国家赔偿的定义和适用情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