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人身权的情形之一,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这些情形包括违法拘留、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殴打虐待导致伤害或死亡等违法行为。作为我国的行政机关之一,监狱在对犯罪人进行监管时,若存在失职等行为,受害人可以申请行政赔偿,因此监狱可以成为行政赔偿的主体。
监狱作为行政机关之一,承担着以下职责:
(1)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析掌握监狱工作情况,研究制定监狱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 组织和实施刑罚执行、教育改造罪犯以及实施规范化管理。
(3) 负责监狱经济工作,管理监狱经费和国有资产。
(4) 负责监狱狱政、生产、生活基本建设的统筹规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工程施工和监管场所的使用与维护。
(5) 负责监狱机关、所属单位的党务工作,管理监狱警察队伍和职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队伍素质。
(6) 负责监狱警戒设施、交通通讯设施、武器装备及监管技术装备的管理。
(7) 承办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行政赔偿的不同情形,赔偿标准如下:
1. 人身自由损害的赔偿标准:
每日赔偿金按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时的上年度作为计算依据,若决定维持原赔偿决定,则按原决定时的上年度执行。日平均工资由国家统计局公布。
2. 生命健康损害的赔偿标准:
一般伤害:包括医疗费和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最高赔偿额为年均工资的5倍。
残疾:包括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包括因残疾而减少的收入、残疾后的生活困难补助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年均工资的10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年均工资的20倍。
死亡:包括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为年均工资的20倍。
3. 财产损害的赔偿标准:
(1) 违法占有或获取财产的:
返还财产;若造成财产损坏,恢复原状;若不能恢复原状,则按损害程度给付相应赔偿金;若财产灭失,则给付相应赔偿金;若财产拍卖,则给付所得价款。
(2)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
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即用于维持生存的基本开支,如水电费、仓储费、基本工资。
(3) 对财产造成其他损害的。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行政赔偿的主体和义务机关的相关内容。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由国家作为赔偿主体,赔偿义务机关由国家指定。当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时,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受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都有权要求赔偿。共同行使职权
司法拍卖房产的国家赔偿申请程序。包括侵害财产权益的司法拍卖决定的赔偿申请,受害主体和赔偿要求,以及赔偿义务机关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或受害公民、法人等可向实施司法拍卖的法院申请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机关、被授权的组织以及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