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于2月20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该条例将于2010年5月1日起生效。这次修订是自原条例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
业内专家认为,新《条例》不仅加强了审计机关的权力,强化了审计的独立性,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审计制衡机制,并注重对审计机关的监督。同时,这也将带来会计的适应性变化,进一步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
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秘书处顾问夏*曦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审计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财务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审查和评价,新《条例》的推出,也将促使会计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
新《条例》规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作为被监督的对象,这将引起会计的适应性变化。例如,新《条例》规定审计部门可以对企业进行突击审查,这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应该随时经得起检查。
夏*曦告诉记者,在工作中,他发现很多企业都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案例来进行学习。而此次新《条例》中提出的“审计结果公布范围扩大”的规定,无疑就是一种案例教学。
“当然,这种审计透明度的提升,不仅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和审计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赵*卿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夏*曦表示:“新《条例》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力比以往更大了,审计行为更规范了,对审计机关的责任要求也更高了。”
新《条例》中规定: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及其三个变化。其中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强调审计人员的利益回避、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级意见、金融账户保密、资产封存期限、公布上市公司审计结果提前告知以及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等规定。同时,条例还扩大了审计
近日,市审计局采取措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一是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请省审计厅法规处专家给全局干部职工讲解《审计法实施条例》及其主要背景、立法精神、实践意义和审计监督范围、监督权限等;二是订购329本《审计法实施条例》单行本,全市审计人
为了进一步推动2006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国务院对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修订。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共七章五十八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本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