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监督一般针对财政资金
在新实施条例中,“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包括五大内容,其中新增了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收取的“有价证券”。
规定中的“被审计单位”是否包括了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个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寿龙认为,审计监督一般针对财政资金,并不会包括个人资产,不过如果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涉及的财政资金中有有价证券内容,则也应该包括在内。
财政资金可跟踪至其他项目
新实施条例还扩大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也就是说,在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单位和项目,只要是取得了财政资金,其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都要被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毛寿龙指出,增加对财政资金的跟踪审计,将有利于更好地确保财政资金合法合理有效使用,同时也能够为反腐工作提供线索。
上市公司审计
结果提前5日告知
现行条例将公布的范围限于三种: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公布的、社会公众关注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布的。新实施条例取消了现行条例的范围限制,但公布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结果时,需与有关主管机关协商。此举无疑加大了审计监督力度。
不过公布对上市公司的审计结果的时候,审计机关应当在5日前将拟公布的内容告知上市公司。对此,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的解释是“考虑到上市公司的特殊性”。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各级人民政府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制度。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有现场检查权,可查封、扣押违规排污企业设施和设备。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每年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并接受监督。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界限。非法证据指侵犯公民权利,违反法定程序,影响证据可采性的证据。瑕疵证据是在取证过程中存在轻微违规但可进行补正或合理解释的证据。两者判断标准包括侵犯公民权利的程度、违反法定程序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证据可采性的影响。文章还讨论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