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包括违法实施罚款、违法没收财物、违法对财产采取税务行政强制措施、违法征收、征用财产以及其他造成财产损害的违法税务行政行为。
申请税务行政赔偿的请求人必须递交申请书,并且请求人的主体资格必须合法,即必须是直接的赔偿请求人或依法承受请求权的继承人、其他抚养关系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此外,赔偿请求必须属于行政赔偿范围和受案的税务机关、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管辖,并在法定的时效内提出。
1、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单独向最初作出侵权行为的税务机关提出要求,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2、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3、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
1、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但需由税务机关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具体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以及申请人的签名盖章和申请日期。
2、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资料。
请求行政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害其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赔偿请求人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后,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审查、审理,并作出是否赔偿决定。税务机关决定予以赔偿的,应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60日内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0年第2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1、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
3、对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不服的。
4、对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不服的。
5、对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6、认为税务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7、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发生争议,经税务复议机关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8、对税务机关作出除征税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1、对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纳税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该税务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经过税务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未改变原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纳税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经过税务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改变了原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纳税人对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机关或税务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16号)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