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如果经过二审改判无罪,或者二审发回重审后作出无罪处理,那么作出一审有罪判决的人民法院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将承担赔偿义务。
如果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并且根据本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国家赔偿,那么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如果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那么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如果经过再审改判无罪,或者二审发回重审后作出无罪处理,那么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将成为赔偿义务机关。
综上所述,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是根据案件二审改判无罪或者二审发回重审后作出无罪处理的法院机关。
刑事赔偿具有以下特点:
刑事赔偿主要采用违法归责原则,但在某些情形下也兼采无过错原则。
(1) 违法原则的适用有限。在行政赔偿中,违法原则的适用没有限制,只要发生行政违法行为,并因此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损害,国家都予以赔偿。而在刑事赔偿中,违法原则的适用是有限的。首先,对有罪的人不适用违法归责原则,即使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有罪的人实施了某种违法侵权行为(如轻罪重判,或虽然有罪但不符合逮捕条件的予以逮捕),国家也不予赔偿。其次,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错判行为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国家也不予赔偿。
(2) 无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适用于特定范围的行为,无论该行为在客观上或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产生损害结果,国家都给予赔偿。在我国,无过错原则主要适用于错捕,这是因为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了逮捕的条件。
刑事赔偿的范围比行政赔偿要窄,实行有限制赔偿原则。在刑事赔偿中,只对无罪被羁押者给予赔偿,而对轻罪重判、有罪的人超期羁押都不予赔偿。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只对违法采取妨碍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财产保全措施、执行措施等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而对错判造成的损害不予以赔偿。
刑事赔偿采用独特的非诉讼程序,既不适用民事赔偿的程序,也不适用行政赔偿的程序,而是采用非诉讼的途径来解决司法赔偿争议。
中国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方式,根据具体案情确定赔偿义务机关。通知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但判决被告无罪,赔偿义务机关为批准逮捕的检察机关。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国家赔偿的项目,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精神损害和财产权等方面的赔
行政赔偿申请费用的支付问题。被害人向义务机关提出行政赔偿申请时无需支付费用,但如选择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需支付诉讼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行政赔偿方式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赔偿标准根据《国家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包括追责权的法律依据、行政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等。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或财产权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有权向责任人追究责任,责任人应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并可
看守所行为是否违法导致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看守所非法侵犯人犯权益将承担司法赔偿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收押人犯的程序、健康检查要求、物品检查规定、权利告知义务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机关的赔偿义务及人犯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