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赔偿义务机关应当给予赔偿。
如果赔偿请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应当说明与受害人的关系。
另外,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时,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在作出赔偿决定时,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应当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不予赔偿的决定或者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自前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如果受害人在被羁押期间死亡,被请求机关对自己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一条,并修改第四款为:“如果再审改判无罪,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义务机关根据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应当给予赔偿。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时,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
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及其计算标准。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等情况下的赔偿方式及计算标准。此外,还介绍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与国家赔偿的区别,以及国家赔偿法的变迁史。
错误拘留的情形以及国家赔偿申请流程。错误拘留主要包括侦查机关对被拘留人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犯罪的情形。受害者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申请赔偿,申请时需递交申请书,包括个人信息、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等。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国家赔偿的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行政赔偿是否属于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家赔偿法》,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形式,涵盖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赔偿。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的这些权利,受害人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