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是指除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外,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第三人作为一种特定的当事人,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具有质的共性。
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其复议请求并不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而是独立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的。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竞争性许可案件和公平竞争权案件中。例如,在行政许可案件中,有三个自然人A、B、C竞争一个执照。行政主体将许可证颁发给A,B不服并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颁证行为并颁发给自己。在这个复议案件中,A、C为第三人。A倾向于维持颁证行为,支持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属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C则要求撤销颁证行为,并要求颁发给自己,其主张与被申请人、A、B均冲突。虽然与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概念不同,但行政复议中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仍然具有独立性。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其复议请求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这种第三人在复议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复议目的是请求复议机关维护申请人或被申请人的复议请求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根据第三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进行区分。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由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共同作出的,而申请人只针对其中的部分行政主体提出复议申请。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应将所有行政主体都列为被申请人。然而,如果申请人拒绝追加被告,诉讼中的做法是将应追加的被告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在复议中,是否也应该追加为第三人呢?从复议制度的救济性质和监督性质出发,都应该将其追加为复议程序的当事人。为了尊重申请人对利益冲突方当事人的追究权利,可以将其定为第三人而不是被申请人,身份的区别并不影响复议制度的发挥。
作为行政主体的第三人是指其具有行政主体身份,而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第三人则不具备行政主体身份,而是作为行政管理或服务的对象,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第三人是最常见的一类第三人。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作用、原则、种类和格式。公文用于传达、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等,对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公文处理需遵循精简、实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确保机密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文章还介绍了常用公文种类如命令、指示、通知等,以及公
被审计单位对财务审计决定的申诉程序。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决定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进行申诉。行政复议范围包括定性、处理、处罚和暂停拨付款项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由广州市审计局或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等处理。行政复议时限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期
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选举的关系。文章指出,律师协会选举是律师自治的基本内容,而一些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协会选举的操纵行为违背了自治原则和律师自律性组织的法律精神。专家表示,律师协会的成功选举对国家的政治选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尊重律
行政复议制度的基础法理分析、行政复议行为的性质以及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法理分析。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政仲裁行为,其存在基于解决行政争议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属性。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应包括行政表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