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业务规则》”),公司发起人在转让新三板公司股份方面没有受到限制。然而,根据现行《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一般的公司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公司成立后一年内不得转让。因此,如果新三板公司挂牌后的成立时间不满一年,发起人持有的新三板公司股份将不能转让。
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所持股份的转让限制,根据《业务规则》第2.8条的规定,可以简单总结为“两年三批次,转让受限,做市除外”。具体而言:
《业务规则》并未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转让作出专门规定。根据现行《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此外,公司章程或其他法律文件可以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作出其他限制。
《公司法》和《业务规则》对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转让没有专门的限制性规定。然而,在实践中,核心员工通过参与员工激励计划持有公司股份,这类计划通常会设定一定的持股锁定期。因此,公司核心员工股份转让的限制取决于员工激励计划的内部约定。如果核心员工持有的公司股份是在挂牌前十二个月以内受让自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转让限制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相同。
除了上述股东外,《公司法》和《业务规则》对其他股东的股份转让没有专门的限制性规定。只要这些股东不是公司发起人或虽然是发起人但公司成立已满一年,且公司章程或其他法律文件没有特殊约定,这些股东的股份转让不受限制。
在新三板挂牌公司案例中,员工持股平台通常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存在。对于这种有限合伙形式的员工持股平台,《公司法》和《业务规则》并未明确规定其股份转让限制。然而,需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的区别:
即,如新三板公司挂牌后,该公司作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尚不满一年的,则发起人持有的新三板公司股份不得转让。 若持股平台中并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参与的,则持股平台持有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股份并无法定的转让限制,但是须受限于持股平台或其中的合伙人为获取新三板
即,如新三板公司挂牌后,该公司作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尚不满一年的,则发起人持有的新三板公司股份不得转让。同时,在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下,若公司股份化改造后的存续期间未满一年的,则发起人持有的新三板公司股份同样存在
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是要求在挂牌前,将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公司登记确权,因此作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其股权的质押登记机关应该是全国股权中心。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
新三板股票转板上市后,原有股票会重新配股,有些已经成功转板的新三板企业,在登陆创业板后,原始股股东们实现了股价大幅增长,得益颇丰。股权和股票的所有者都是企业股东,享受权益差不多。股票的风险主要是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新股发行价必然高于股权转让价,开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