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中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有哪些
时间:2024-12-24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复议中的法律责任既涉及到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开展行政复议活动的法律责任,同时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作出的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中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行政复议中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
一、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法律责任。行政复议机关应依法开展行政复议活动,同时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防止其受到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侵害。行政复议机关的法律责任包括:
- 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受理依法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或不按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的,或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若经责令受理仍不受理或不按规定转送行政复议申请,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发现有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按规定期限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徇私舞弊、对申请人打击报复或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等情形的,应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有关行政机关应依法处理。
二、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
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复议活动中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复议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
- 徇私舞弊或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申请人的法律责任包括:
- 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不提出书面答复或不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或阻挠、变相阻挠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进行报复陷害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种类及其复议实践。行政复议第三人可分为多种情况,如行政处罚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处罚人、共向被处罚人、不服行政裁决或行政确权的复议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复议决定限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的执行在
-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
行政诉讼案由的新规定
行政诉讼案由的新规定。案由是案件名称,反映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性质。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案由尚未具体规定,仅发布了相关通知作为指导。现行案由分为作为类、不作为类和行政赔偿类。在适用案由时,人民法院会面临一些问题,如案由中是否使用“纠纷”二字、行政管理范围
-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是否可行
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的可行性,并详细解释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机构可以通知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但第三人选择不参加不会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需满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参加的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
暴力强行征地的法律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