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复议法 > 行政复议法律法规 > 行政复议法至少要改五方面

行政复议法至少要改五方面

时间:2024-01-24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737
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现阶段行政争议的特点和政府应对依法定纷止争的新形势所决定的。”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说。

改革行政复议制度:五个方面的修改

记者在本次会上了解到,如今“民告官”案越来越多,反映出老百姓不仅要求弄清法律是非,而且要求解决现实利益;不仅希望解决当前利益,而且希望解决长远生计;不仅要求解决实体利益,而且要求参与解决过程。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诉求渠道,必须取信于民。围绕这一点,的修改,至少包括五大方面。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

“扩大行政复议范围”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还习惯大包大揽的情况下,一部分政府管理行为,是难以进入行政救济渠道的,这也是广大群众“信访不信法”的一个潜在制度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扩大行政救济范围,明确规定,只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使公权力的侵犯,无论作为还是不作为,无论是抽象行为还是具体行为,都应当纳入行政救济范围。

这意味着诸如村委会受行政机关委托实施的非自治性行为、学校行使公权力影响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的行为等,都可以纳入行政救济范围。行政诉讼一时做不到的话,行政复议领域可以率先实现。

改变审理组织

其次,审理组织要改变,要按照保证行政复议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完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诸如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努力解决行政复议权和行政复议力量过于分散问题,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只设立一个综合性行政复议中心,统一审理下一级政府和本级政府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

修改审理机制

审理机制是急待修改的第三方面,“灵活多样”将是修改的目标。据透露,今后将通过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等方式,吸收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和外部力量参与审理案件,提高社会公信力;区别行政争议的繁简程度,努力探索调查方式的多样化,灵活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公开听证等方式审理行政复议案件。

改进结案方式

第四个要修改的地方是,按照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和有效促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行政复议特点的结案方式,追求更有弹性更合理,进一步完善撤销、变更、申请人主动撤回、被申请人自我纠错、和解调解等结案方式。

完善制度

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管辖制度、证据规则等制度,是要修改的第五方面。

据悉,国务院法制办将选择适当时机与学会联合举办行政复议论坛,重点围绕行政复议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同时,开展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行政复议制度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适时修改行政复议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补偿有争议,如何提起行政复议

    土地补偿争议及如何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被征收人对征地补偿有异议的,可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机关有不同级别和部门的选择。以一起征地行政复议申请书为例,说明了复议申请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行政复议终止

    申请复议的自然人死亡时行政复议的终止与恢复条件。当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代为申请,并在六十天内参加复议以恢复程序。若无近亲属或未在规定时间确定参加,复议将终止。同时,第三人可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第三人亦可委托代理人参加复议。

  •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利害关系要求

    《行政复议法》中关于行政复议第三人的利害关系要求,包括哪些公民、法人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与行政复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一级复议制度和中国特色的行政终局裁决的相关规定。该制度是为了确保当事人在多数情况下获得最终救济,提

  •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
  •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
  •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资格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