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是一种单务、无偿合同,保证人在这种合同下并不享有请求给付的权利,而只享有抗辩权或其他防御性的权利。具体包括:
1. 主债务人的抗辩权:保证人作为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的抗辩权。根据担保法第20条的规定,保证人可以主张债务人的抗辩权,包括权利未发生的抗辩权、权利已消灭的抗辩权和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即使债务人放弃了这些抗辩权,保证人仍然有权主张。
2. 主债务人的其他类似权利:保证人还可以主张主债务人的撤销权和抵消权。例如,当主债务人对主合同享有撤销权时,保证人可以拒绝履行债务。
基于保证人的地位而特有的抗辩权被称为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此项权利。
保证责任的方式分为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保证责任。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称为一般保证。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然不能履行债务之前,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担保责任。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称为连带责任保证。在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
保证责任的具体方式由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保证合同的定义、形式及要素。保证合同是明确保证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协议,当债务人违约时,保证人需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合同为诺-成合同,无需交付财产即可成立。同时,文章还涉及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的概念,实际违约指违反合同影响经济利益且未在约定时间内履行,而预期
按份保证的概念及其分类。按份保证指按照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的保证份额进行保证。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的保证方式可不同。共同保证可根据多种分类划分,包括共同缔约与分别缔约、意定共同保证与法定共同保证、限额共同保证与全额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