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确保许可证(副本)是原件,复印件是无效的。
其次,需要核对许可证上载明的信息是否与开发商和购房楼盘相符。具体包括开发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土地使用权证号及用途,以及欲购买的商品房是否在预售房屋栋号及层数之内。
然后,要确认许可证上载明的预售款专用账号是否与《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监控账号一致。
接下来,需要核实预售房屋是否占用土地并抵押。
此外,还要注意许可证的备注中是否记载了重要事项,比如房屋抵押情况、用途分布、回迁房等。
最后,许可证使用时必须附上项目平面图(原件),并注明预售房屋各栋位置。
此外,消费者与开发企业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后,应要求开发企业在30日内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到县级以上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登记。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开发企业进行假面积销售、重复销售、重复抵押、假抵押及司法查封后再售等违法行为,同时也可以避免开发企业随意更换修改合同,导致国家税费流失。因此,验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于消费者购房过程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2004年7月20日发布的《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销售。”因此,在未取得销售许可证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销售。无证销售属于违法行为,所签订的任何协议都不会受到法律保护。
现房出售是否需要预售许可证的问题,指出房屋在建成前需要办理预售许可证,现房则不需要。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与预售许可证的区别,分析了购买现房和期房各自的优缺点。总体看来,现房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更明显的优势,建议购房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
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六个陷阱。包括虚假的楼盘热卖场面、不真实的赠送面积、虚假的特价房、样板房面积造假、规划图宣传夸大以及购买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等问题。购房者需要警惕这些陷阱,核实信息,实地考察,确保购房的安全和舒适度。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况,包括开发商违法项目开发、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预售许可证明以及故意隐瞒已抵押的房屋等情形。当出卖人存在上述行为之一时,商品房买卖合同将无效,买受人有权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可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期房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所需提交的材料。开发商必须先办理商品房预售登记并领取许可证,期房买卖双方签约时需使用统一印制的预售合同。贷款抵押登记时,当事人、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及贷款银行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文件前往办理手续,经审查核准后颁发《期房抵押登记备案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