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或职权,对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法律地位等进行认定、甄别、证明并予以宣告的行政行为。行政确认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包括确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行政鉴定等。根据受理内容的不同,行政确认可分为对主体资格、身份及法律地位的确认;对权属的确认;对法律关系的确认;对法律事实的确认;对法律责任的确认;对能力的确认;对行为的法律效力的确认等。
根据前面的分析,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三十条所提及的土地成本按何种方法进行分配的问题,符合行政确认的部分概念和特征。然而,土地成本分配方法属于一种管理方式或会计处理方法,从传统的概念和现有的实践来看,行政确认很少涉及对管理方式的确认,一般更多是对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资格或法律地位的确认。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现行有效的行政许可和非许可行政审批项目名录,未包含“应商税务机关同意”的内容。考虑到行政确认和行政许可之间的紧密联系,我司认为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三十条的“应商税务机关同意”应属于非严格、非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确认。因此,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行政许可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指出行政许可的设定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地域性和特定背景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文章阐述了随着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行政许可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同时,行政许可的设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
保全的概念及其相关议题。保全涉及到保险公司在契约变更等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涉及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法律制度。证据保全旨在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涉及固定保管、预先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财产保全是一种预防性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刑法规范的分类及其作用。文章介绍了授权性、禁止性和义务性刑法规范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出在刑事立法中应合理设置这些规范的数量和种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确定性、准用性和委任性刑法规范的特点,并强调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刑罚,保证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