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撤销保证责任由造成损失的一方进行承担。根据普遍情况,一旦保证已经给出,就是不可撤销的。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保证方式。连带责任保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保证人与债权人达成明确的约定;另一方面,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履行承担连带责任,即债务不履行时,保证人与债务人都不能解除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责任承担是在债务人未能按照主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主债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一旦主债务人未能履行主债务,保证人选择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实际上是放弃了享有的先诉抗辩权。因此,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使保证人承担更重的责任,但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有利的。
根据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形式,保证可以分为一般保证责任和连带责任保证责任两种形式。
连带责任保证的成立方式有两种情况:
而一般保证必须明确约定,《担保法》第17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这也是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的区别之一。
保证期间指的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限,连带责任保证也不例外。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依法向连带责任保证人请求承担保证责任时,保证人不能拒绝,这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效力的积极方面。然而,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则保证人可以免除保证责任,这是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间效力的消极方面。
多种保证责任的承担形式,包括连带共同保证、按份共同保证、最高额保证合同等。在不同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分担方式有所不同。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第三人保证监督支付专款专用、注册资金提供保证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问题。在保证期间,债权人转让债权或债务人转让部分
保证责任减免的几种情形以及保证人责任的形式。保证责任的减免包括保证期间届满、约定特定债权人或禁止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和主合同内容变更等情形。保证人的责任形式取决于其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连带保证的法律责任大于一般保证。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首先阐述了保证合同未成立的情况,包括主合同尚未成立和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其次,介绍了保证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包括国家机关所提供的保证等明确禁止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