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1年2月17日签订的分期付款购车保证合同,原告与两被告达成协议。根据合同约定,原告为被告路xx与农-行东营区支行签订的分期付款购车合同提供履约保证保险,农-行东营区支行为受益人。被告任xx保证,若因被告路xx违反主合同条款而导致原告向农-行东营区支行支付保险赔偿金,原告在向农-行东营区支行付清款项之后,有权向被告路xx行使追偿权。如果被告路xx无力偿还或偿还不足,被告任xx将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金额为28875.92元,保证方式为连带担保。
同一天,原告与被告路xx签订了分期付款购车抵押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抵押人为被告路xx,抵押权人为原告,抵押物为鲁E—12241号吉利牌轿车。合同生效后,双方于2001年6月5日办理了抵押登记。
2001年2月19日,原告(丙方)担保,被告路xx(乙方)与农-行东营区支行(甲方)签订了汽车消费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2001年2月19日至2003年2月19日,自2001年3月起,每月20日归还贷款本息一次。担保方式为履约担保,借款由乙方向丙方投保汽车消费贷款合同履约保险,农-行东营区支行为被保险人和唯一受益人,作为乙方还本付息的保证。如果借款人连续3期未归还应偿还的借款或1期借款已拖欠3个月以上,贷款人有权停止发放尚未发放的贷款或提前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本息。
原告要求被告路xx支付代其偿还的贷款本息、违约金及原告为追索欠款支付的律师代理费。
律师回答:抵押合同是由原告与被告路xx签订的,依合同抵押权人为原告。农-行并非抵押权人,其无权行使抵押权,因此应判决原告在处置抵押物后确定担保范围,由任xx承担连带责任。原告理应享有请求第二被告清偿不足部分价款的诉权。
诉权是当事人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以保护其民事权益的能力与资格。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界一般坚持诉权二元论的观点,即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给与司法救济的权利,包括原告的起诉权和被告的反诉权。当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发生争执时,双方各执一词,权益归属处于不明状态,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将争议提交审判程序处理,都有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实体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强制实现其民事权益的权利,包括期待胜诉权和申请执行权。实体诉权主体应是实体权利和诉讼请求相一致的一方。与程序意义上的诉权相比,实体诉权的依据是民事权益,由于权利义务的相对性,实体诉权只能归属于纠纷双方的一方。
保证合同生效的要件以及债权债务责任承担关系。针对保证合同是否需要债务人同意才能生效,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保证合同的生效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要件,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尽管保证人未经债务人同意的担保不能依据保证合同求偿,但可以以
共同保证人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问题。共同保证人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的,债权人可请求任意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形包括新贷偿还旧贷、债权转让和债务人转让部分债务未经保证人同意等。担保期限有约定的按约定
卸货员受伤后乙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卸货员从事的卸货工作是本职工作内容,与乙公司未形成临时雇佣关系,因此乙公司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装卸工受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归属,如果是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受伤,用人单位应该承担工伤保险
连带担保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保证人需要承担还款责任。连带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连带责任保证条款。此外,讨债时需要的证据包括欠条、人证以及对方财产证据等。在司法实践中,债权人需要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