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行为。行政强制法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之一,它明确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和实施。
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行政强制法颁布之前,行政强制实践中存在着“散”和“乱”的问题。行政强制的设定主体比较散,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中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都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在实施中也比较乱,缺乏统一的行政强制法来限制和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非处分性、临时性和实力性等特征。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对象人负有容忍的义务。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非处分性的行为,它一般是“限制”权利,而不是“处分”权利。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它一般是一种中间行为,不是行为的最终目的。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实力性的行为,它涉及对人身的强制约束。
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行政强制措施涉及查封、扣押、冻结、检查、调查、应急措施、金融监管和进出境技术监控等方面。具体涉及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有海关法、产品质量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传销条例、出版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证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反洗钱法、海关法等。
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包括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海关、税务机关、审计机关等。这些机关都拥有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
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中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多达近300种,这些手段表现为“散”、“杂”、“乱”、“滥”、“重”。目前的问题在于,哪一级的法律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权,这一问题需要由即将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来解决。
依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非常多的,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等。(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提出意见和
行政强制法的适用范围为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但是,法律规定特定事项由行政法规规定具体管理措施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第五十四条行政机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