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措施 > 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是怎样的

时间:2025-01-3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542

法律咨询: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的咨询

律师回答: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的分类与相关法律知识

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包括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一般程序适用于各行政机关在实施强制执行时普遍适用的必经程序,其规定可以在行政强制执行法中找到。特殊程序则考虑到不同的执行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制定一些例外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了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行政机关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对于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情况,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2. 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3. 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4. 如果行政机关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第六十六条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纠纷诉讼申请人有哪些

    民事纠纷诉讼中的申请人种类。包括在申请回避时,申请人为案件的当事人即原告和被告;在申请强制执行时,申请人为原告。同时,还阐述了关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此外,不同诉讼阶段和程序中当事人的称呼有所不同,如第一审中称原告、被告,第

  • 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有争议的处理方式

    关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相关问题的批复、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公证强制执行的作用及特征。当事人对公证债权文书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法院不予受理,但若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公证强制执行简化了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我国关于房屋产权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逾期还款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执行程序包括当事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否则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可因某些原因中止或中断。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债务人签收催

  •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 国内法院的执行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