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定义,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称为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具有行政性特征,包括主体的行政性和目的的行政性。行政强制执行可以分为行政强制执行和非行政强制执行的其他行政强制。非行政强制执行的其他行政强制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但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包括人民法院。因此,将所有的行政强制的主体都归纳为行政主体是不准确的。行政强制的实施主体应该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行政强制具有强制性特征,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行政机关拥有使用强制手段的权力,行政相对人抗拒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行政强制是一种依职权的侵害性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具有手段性特征,不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出目的性的处分结论。行政强制有时充当国家在行政活动中实施其他带强制性的行政行为的媒介,例如行政处罚、行政裁决、行政征收等。
行政强制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强制及其他类型化的行政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准确区分开来:
行政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诉讼强制及刑事强制区分开来。
强制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依申请之行政行为及非强制性的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区分开来。
手段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行政裁决和行政征等依职权性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区分开来。
因此,行政强制通过以上三个特征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强制及其他行政行为得以明确区分。手段性特征使行政强制在行政行为制度中保持独立地位,并与其他强制性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虚假出资的认定及法律责任。首先定义了虚假出资,并描述了其行为特征;然后阐述了单位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接着说明了虚假出资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最后提到了虚假出资的立案追诉标准。
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和特征,包括其名义、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身份以及申请要求。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范围,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身份和认定方式。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