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定义,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而采取的措施,称为行政强制。
行政强制具有行政性特征,包括主体的行政性和目的的行政性。行政强制执行可以分为行政强制执行和非行政强制执行的其他行政强制。非行政强制执行的其他行政强制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但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既可以是行政机关也包括人民法院。因此,将所有的行政强制的主体都归纳为行政主体是不准确的。行政强制的实施主体应该包括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行政强制具有强制性特征,包含两个含义:一是行政机关拥有使用强制手段的权力,行政相对人抗拒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行政强制是一种依职权的侵害性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具有手段性特征,不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作出目的性的处分结论。行政强制有时充当国家在行政活动中实施其他带强制性的行政行为的媒介,例如行政处罚、行政裁决、行政征收等。
行政强制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强制及其他类型化的行政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准确区分开来:
行政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诉讼强制及刑事强制区分开来。
强制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依申请之行政行为及非强制性的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区分开来。
手段性特征将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行政裁决和行政征等依职权性强制性的行政行为区分开来。
因此,行政强制通过以上三个特征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强制及其他行政行为得以明确区分。手段性特征使行政强制在行政行为制度中保持独立地位,并与其他强制性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对于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行为,责任人将会受到行政处分甚至被开除处分。包括强制集资、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也规定了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的法律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的问题。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生海难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损害。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