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通过特定形式通知当事人,提示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决定或法律规定所要求的义务等内容。这是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辅助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以下是相关内容:
根据第三十六条规定,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根据第三十七条规定,经过催告后,如果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且没有正当理由,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间,如果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的迹象,行政机关可以立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根据第三十八条规定,催告书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送达。
根据第三十九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中止执行: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对于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的情况,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根据第四十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出现时,可以终结执行: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执行标的灭失;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行政机关认为需要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根据第四十一条规定,如果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如果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根据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时,可以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前提是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如果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离婚协议欠款的追回方式。包括起诉对方履行离婚协议约定、重新分配离婚协议欠款以及法院程序等。当一方违反协议未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可通过起诉方式向法院要求履行。另外,双方可协商重新分配欠款方式和金额。法院将受理并展开程序,最终作出判决并强制执行追回欠款。
代履行的定义和条件,代履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方式,当义务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时,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方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收费。同时,还探讨了执行法的定义及直接强制的使用条件,当其他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情况紧急时,可采取直接强制执行,但必须遵守法律
捕杀行为并不属于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之一。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等。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特定行政强制措施,但捕杀行为不在其列。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