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1)训诫:口头批评教育妨害行政诉讼的人。
(2)责令具结悔过:命令行政诉讼的人写悔过书,使其认识错误,避免再次犯罪。
(3)罚款:强制妨碍行政诉讼的人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量的货币,最高不超过1000元。
(4)拘留:暂时限制妨碍行政诉讼的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期限不得超过15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规定了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身份,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如果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代为提起诉讼。
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第二十五条规定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告身份,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对于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则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则复议机关为被告。
如果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则共同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共同诉讼的情况,如果当事人为二人以上且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被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则为共同诉讼。
第二十七条规定了第三人参与诉讼的情况,如果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行政诉讼的定义、特点以及与其它诉讼的区别。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等因认为行政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具有强制执行性质。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在前提、目的、机关、起因及措施种类等方面存在不同。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地域管辖情况。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不动产涉及到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在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