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滞纳金是指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还款日未支付最低还款额的部分所产生的费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规定,滞纳金的比例为最低还款额未支付部分的5%。然而,不同银行的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最低还款额的设定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的规定,发卡银行可以按照最低还款额未支付部分的5%来收取持卡人的滞纳金。最低还款额是指发卡行规定的持卡人应该偿还的最低金额,包括未支付的消费款、取现款的一定比例、所有费用、利息、超过信用额度的欠款金额,以及以前月份最低还款额未支付部分的总和。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最低还款额 = (信用额度内)消费款的10% + 100%提现金额 + 100%前期最低还款额未支付部分 + 100%超过信用额度消费款 + 100%费用和利息 + 分期还款本期应还部分 (分为有息及无息两种)
其中,“费用”包括信用卡滞纳金和超限费。信用卡超限费是指当持卡人累计未还用款金额超过发卡银行核定的信用额度时,按规定应向发卡银行支付的费用。此外,由于信用卡的记账日和还款日以月为单位计算,因此信用卡滞纳金也是按月计收。根据信用卡滞纳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自我增殖的特点,即计算基准逐月提高。前述的三个案例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对于信用卡的滞纳金并不应该没有限制,而应该有一定的期次或数额限制。例如,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的信用卡滞纳金限制为三期收取,即第一个月延滞计收违约金150元(新台币),第二个月延滞计收违约金300元,第三个月及以上每月计收逾期手续费600元。汇丰银行的信用卡滞纳金也最多收取三期,即将当期账单累积金额中的消费金额和预借现金金额扣除持卡人在当期缴款截止日已偿付的账款后的金额,按2.5%计算。但是,如果持卡人连续三个月及以上违反当期最低应缴金额的约定,违约金将限制在三期内。
与之不同的是,美国对信用卡滞纳金的收取没有期次限制,而是采用固定金额的方式。大多数主要发卡行收取的滞纳金在15美元到39美元之间。在2005年,信用卡滞纳金的平均收取金额为37美元。这也是合同法中可预见性规则在违约责任中的应用。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发卡行而言,他们没有将滞纳金改为违约金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最坏的恶意。当然,目前中国的信用环境并不理想,因此“与基于国家机关主导权的刑罚或行政手段相比,基于私人主导的可利用的其他强制性手段被严重忽视”是明显的趋势。因此,对于信用不良的持卡人,发卡行试图通过滞纳金的“督促履行”功能来实现债务的履行,以弥补合同法私人实施不力的现状,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即使是滞纳金的运用也应该考虑到必要性原则,而不仅仅是采用自我增殖的方式,对持卡人的财产进行明目张胆的掠夺。因此,信用卡滞纳金的存在唯一的解释是:发卡行试图通过滞纳金的“督促履行”功能来牟取暴利,而不愿意在违约金的名义下践行最基本的商业道德——诚信。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规范及其在不同国家的执行差异。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范分散,导致立法统一性和执法模糊性。不同国家在执行权力分配和法律救济机制上存在差异,如英美主要由司法机关执行,我国则是法律授权的由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未授权的由法院执行。我国的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的执行及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有关内容。行政机关在行使强制执行权时需遵守法律规定,其范围因法律而异。我国以人民法院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机关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限。当行政处罚决定难以执行时,需申请法院执行或自行执行。此外,只有公安机关可限制人身自由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中关于提起诉讼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限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知道行政行为后6个月内应提起诉讼,而行政机关在当事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且不履行行政决定后,可在满6个月后的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此外,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