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的免除
时间:2025-02-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有效保证的情况下,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发生保证人免责的情形,这对债权人有效地主张债权显得特别重要。保证人免除或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有下列几种:
债务转让与保证责任
一、债务转让的保证责任
根据民法原理,债务人在获得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转让债务。然而,债务的转让会导致主合同的主体发生变化。与债权的转移不同,债务的转移必须得到保证人的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二、变更主合同与保证责任
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变更主合同,除了合同主体的变更外,还包括合同内容和合同客体的变更。主合同的变更会形成新的合同关系,而保证人所保证的是原合同的债权关系。如果变更后的主合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保证期间内的诉讼和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在保证期间或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保证期间的设定旨在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以避免保证人长期承担保证责任的不利情况。同时,债务人的偿还能力也会不断变化,如果债权人不及时主张债权,当债务人丧失履行能力后,保证人将无法实现追偿权,从而损害保证人的利益。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期间将被中断。
四、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
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一致,根据约定或者自主债务履行期满后的六个月。不同的是,在一般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而在连带责任保证期间,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保证责任才会生效。如果债权人仅对债务人请求履行而不对保证人请求履行,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因此,在一般保证中,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必然对保证人产生效力,而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主张权利对保证人的效力并非必然。此外,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只要求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并通过书面通知、书面承诺或书面履行协议等方式进行,而无需起诉或申请仲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转移中保证人的责任
债务转移中保证人的责任问题。当债权既有保证人的保证担保又有物权担保时,保证人对除物权担保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在主债务未受清偿时,优先实现物权担保来满足债权。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会导致保证人在相应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通过案例分析了这一过程的具体运作。
-
担保法第十八条: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
担保人的作用及担保范围
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的作用、担保范围、保证人资格的特殊规定、可充当保证人的类型以及保证的方式。担保人在债务到期债务人无法偿还时,需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不同形态的组织和个人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可充当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
-
连带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规定
连带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债权人向连带保证责任人追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未约定保证期间的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有权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超过该期间未要求,则保证人可免除责任。诉讼时效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
-
借新贷还旧贷类案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
担保人责任的免除情形包括什么
-
担保人 vs 连带担保人:他们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