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高铁“扒门”事件引发各界关注。尽管最后因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被罚2000元,但仍有网友留言表示“扒高铁门的那位女教师应该被列入黑名单。”
2月1日,在春运首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此回应表示,铁路部门正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惩戒办法。不仅针对扒门这一比较极端的现象,对于其它不文明行为,同样会进行惩戒。
列车上的不文明行为,你遇到过哪些?
说起列车上的不文明行为,相信大家都经历过一些:
网友:“有的人带着小孩子乱跑,或者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网友:“有的大声喧哗,还有一些会把鞋脱了,这些都挺不文明的。”
网友:“看视频时把外放开的很大,影响他人。”
铁总:惩戒办法正在制定中
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究竟该如何治理?毕竟有些不文明行为本身可能离违法还有一定距离,按照现行法律比较难进行处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副主任黄欣对此表示,文明出行、文明乘车,文明乘坐交通工具是大家共同的期望。铁路部门已经在2017年元月份出台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对通过铁路出行发生的七种失信行为进行记录。现在铁路部门正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惩戒办法,待办法出台以后,会依法对失信旅客实施惩戒。
七种纳入信用记录的失信行为
1.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
2.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
3.倒卖车票、制贩假票;
4.冒用优惠(待)身份证件、使用伪造和无效优惠(待)身份证件购票乘车;
5.持伪造、过期等无效车票或冒用挂失补车票乘车;
6.无票乘车、越站(席)乘车且拒不补票;
7.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予以行政处罚的行为。
中国证券协会发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从事场外证券业务的条件和程序,并规定了备案要求及黑名单制度。被列入黑名单的机构将被禁止开展新业务,并需对已有业务进行清理。该办法的实施对于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门店应对职业打假人的应急预案。预案包括识别职业打假人特点与手法、建立数据库及黑名单、成立应对小组、管理容易引起投诉的商品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学习等。旨在提高门店应对职业打假人的能力,防范管理漏洞,并提升员工在面对索赔时的应对能力。
公司不再运营后必须注销的重要性。不注销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法人代表被列入黑名单、增加财务成本和涉税风险、影响出行和消费、影响子女报考公务员和贷款购房等。因此,公司应尽早进行注销,减少潜在危害。如不便于自行办理,可寻求专业代理公司协助完成注销。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骂人行为可能导致拘留的规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因此,我们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避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