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处罚程序 > 治安调解达成协议要签协议书吗

治安调解达成协议要签协议书吗

时间:2023-10-3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0756

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一、引言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日前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

二、规范的依据

该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制定的,共分十七条,对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以及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治安调解工作原则和程序、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现场调解的适用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

三、协议书的签署

该规范要求治安调解达成协议的,要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治安调解机关留存一份备查;适用现场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联,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经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应当纳入统计范围,并根据案卷装订要求建立卷宗,现场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可以不制作卷宗,但办案部门应当将《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按编号装订存档。

四、处罚和追究责任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治安调解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等情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调解原则

调解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达成协议。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愿意调解,不能强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还应调查事实,分清是非,然后教育和帮助纠纷当事人互相谅解,在团结的基础上解决矛盾。应该强调,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决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规定。

六、治安调解的重要性

治安调解是及时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特色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积极运用治安调解,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

八、减少犯罪诱因,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运用治安调解,有利于减少犯罪诱因,维护社会稳定。可调解的治安案件多是发生在邻里之间、亲朋之间、同事之间或家庭成员之间,常常表现为互有过错,通过说服教育、明辨事非、劝导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与争议,可以帮助当事人认识问题,近距离地化解隔阂。

九、密切警民关系,提高工作能力

积极运用治安调解,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提高工作能力。通过做耐心细致、全面具体的治安调解工作,可以培养基层民警踏实认真、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提高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基层民警的信任感,减少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对立情绪,树立人民警察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和谐的警民关系。

十、法制教育与法制观念提升

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通过陈述事实、提出意见、主张权利等,可以更加系统地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章守法、维护秩序的自觉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及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卖淫行为及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卖淫行为将被处以拘留和罚款,具体根据情节轻重而定。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和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也将会受到处罚。此外,卖淫行为的治安拘留记录将永久保留在个人档案中。

  • 盗窃数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侦查?

    盗窃案件立案侦查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具体数额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元以上的将被立案侦查。同时,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超过三次的情况也被认定为多次盗窃,需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亲人被公安机关抓走的情况。首先要了解情况并与公安机关或检察院联系;其次了解犯人的权利,包括传唤和拘传的时间限制,以及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拘留原因和地点;若长时间无消息,可寻求通知并联系当地派出所;最后,如确认亲人被拘留并知道羁押场所

  • 如何处理寻衅滋事

    对于寻衅滋事的处理,如果不构成犯罪,只需要进行治安处罚即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的行为包括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一般情况下,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 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 轻伤案件中故意伤害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 盗窃罪的判刑标准及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