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的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3-10-0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治安管理处罚的特点
1. 处罚主体的一元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实行“一元制”的处罚体制,即治安管理处罚权由公安机关集中行使。
2. 处罚程序的行政处理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完全采用行政处理程序,即治安案件的处理过程遵循行政程序的规定。
3. 中间制裁的制度安排
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作为较重的一种行政处罚,与刑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法定的制裁手段体系中,治安管理处罚属于中间制裁。
4. 具有警察强制性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具有警察强制性,即公安机关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强制处罚。根据2005年8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治安管理处罚的实施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二、故意毁坏财物的治安处罚标准
构成犯罪的追诉标准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 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 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 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以下处罚:-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故意毁坏财物的犯罪类型及其未遂问题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定义及法律规定。该罪行涉及故意毁坏或损坏公私财物,判定罪责的关键在于毁坏财物的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对于未遂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
人为损坏电梯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人为损坏电梯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具体根据情节轻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前者规定,人为损坏电梯行为如符合特定情形,可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后者则规定,如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未遂问题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未遂问题。故意毁坏财物罪指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对于未遂的情况,若财物数额较小或情节较轻,属一般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刑事处罚。
-
破坏电梯的法律处理方式
破坏电梯行为的法律处理方式。破坏电梯属于财产侵权,需赔偿损失。如涉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例处罚;若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例,面临刑事处罚。
-
砸车玻璃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
公司不批准辞职员工是否可以以旷工方式离职?
-
修路占用宅基地补偿标准的法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