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备案工作的管理,明确合同备案审核程序,增强各岗位责任意识,制定本制度。
二、政府采购合同备案按照“对口审核、集中登记、统一归档”的原则进行,做到认真细致,不出差错。
三、各组各岗位根据业务分工范围,分别收受对口联系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采购合同,并按规定进行认真审核。合同经审核无误后,应当加盖政府采购合同备案章,同时登记政府采购台账。
四、综合组设置“政府采购合同登记簿”,对各组各岗位送来的备案合同进行集中登记,统一编号,归档备查。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不得受理:
(一)合同格式、内容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的;
(二)数量、金额与成交结果不一致的;
(三)落款(指代表签名、帐号、日期等)不完整的;(四)未盖单位公章或者单位合同专用章的;
(五)多页合同未盖骑缝章的;
(六)未按程序实施政府采购擅自签订的。
六、采购人要求在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内增加中标货物数量的,必须书面报财政有关业务处室和采购办同意后,才能签订合同。
政府采购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文章详细阐述了政府采购主体的特定性,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还提到了军事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的特殊性以及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定性。此外,文章也涉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在政府采购中的特殊情况以及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特定性
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的重要性及其立法目的。履约验收旨在评估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和信誉,并处理可能的质量问题,以保护采购人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履约验收的具体内容,包括组织验收工作、大型或复杂项目的专业机构参与验收,以及验收方的权利与义务。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通知。通知要求推进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地方分网建设,实现政府采购信息的完整全面发布,包括采购项目全过程信息公开、具体成交记录等。此外,通知还强调了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于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限制。法律规定采购人在采购货物或服务时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详细说明了采购主体、采购资金、采购内容和限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超过政府采购最低限额标准的采购内容都属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并强调了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