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提出采购计划,报市财政局分管业务科室进行预算审核;
(二)财政局各业务科室批复采购计划,转采购办;
(三)采购办按政府采购制度审批汇总采购计划,一般货物采购交由政府采购中心采购,特殊物品采购可委托单位自行采购;
(四)政府采购中心制作标书,并送采购单位确认;
(五)政府采购中心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发售标书,组织投标,主持开标;
(六)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选出预中标供应商。经采购单位确认后,决定中标供应商;
(七)中标供应商与采购单位签订合同;
(八)中标供应商履约,采购办与采购单位验收(对技术要求高的采购项目要有专家参与验收)后,由采购单位把合同、供货发票原件和《采购单位验收物品意见表》送到采购中心办理付款手续;
(九)政府采购中心把手续办好,送交采购办作为依据,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十)采购单位入固定资产账;
(十一)招标活动结束后采购部门要建立档案,包括各供应商招标的标底资料、评标结果、公布的合法证书、公证资料、招标方案等。
政府采购一般采用以下六种方式:
(一)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采购人采购货物或者服务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其具体数额标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二)邀请招标。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购货物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下面两种情况之一:一是具有特殊性,换句话说采购货物或者服务只能向有限范围的供应商采购的;二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
(三)竞争性谈判。依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应当具备以下四项条件之一:
1、采用招标的方式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四)单一来源采购。采用单一来源采购应当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五)询价。询价顾名思义即采取询问供应商价格的方式进行政府采购,它一般适用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
(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及其适用法律问题。政府采购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有效政府采购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在适用法律时,由于《政府采购法》和《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界定不一致,导致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导致法律适用上的不一致。建议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政府采购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与其本义的背离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政府采购定义将采购人定位为各级政府,这违背了政府采购确保政府资金所有权的初衷。采购单位利用采购人定位和相关法律规定作为抗拒政府采购的法律依据,导致采购人的定义与招投标法不一致,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