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供应商绩效考核策略时,首先需要划分考核层次,包括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主要关注核心供应商和重要供应商的质量和交货期等要素。季度考核则针对大部分供应商,考核要素包括质量、交货期和成本。年度考核则涵盖所有供应商,考核要素包括质量、交货期、成本、服务和技术合作等。
根据考核策略和考核层次,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并建立评估细分准则。这包括根据供应商供应的产品分类,为不同类别的供应商建立不同的评估指标和权重。例如,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对于IC类供应商和结构件供应商,评估指标会有所不同。
采用平衡记分卡工具,对供应商的每个指标进行具体考核后,将供应商的绩效表现划分为不同等级。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每个供应商在单次考核期的绩效状况、在同类供应商中的水平以及绩效的稳定性和改善情况。
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表现,重新分类供应商,并调整采购战略。可以利用二维分析图,以供应商绩效和考核期所采购金额为轴,对供应商进行定位。根据供应商所处的象限,制定相应的处理策略,如对于绩效表现良好的供应商可以暂时不用过多关注,而对于绩效不佳但采购金额较大的供应商,则需要考虑是否寻找替代供应商或要求其改善。
对于希望继续合作但绩效不佳的供应商,要设定明确的改善目标,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应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将精力集中在需要改善的主要方面。通过明确的改善目标,与供应商的努力保持一致,以达到期望的绩效水平。
产品供应合同的细节内容。合同中规定了产品清单及付款方式、交货时间及地点、保修条款、相关权利及义务和争议解决方式等。产品需注明品牌、型号、单价和数量等信息,交货时需保证产品质量并按照约定时间地点完成。合同还明确了付款方式和时间,质保金和延期罚金等相关内
甲方与乙方为了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在特定地点设立远程教育中心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共同制定远程教育发展规划、管理制度,甲方负责远程教育的总体管理和教学质量把控,乙方负责招生、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双方共同合作确保远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于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限制。法律规定采购人在采购货物或服务时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详细说明了采购主体、采购资金、采购内容和限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超过政府采购最低限额标准的采购内容都属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并强调了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