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公务员回避含义

公务员回避含义

时间:2024-11-2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198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重要性和问题

1. 健全制度

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回避制度被引入。1991年,国家人事部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回避的范围、对象、原则及方法。然而,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这项制度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制度本身不够健全。除了《暂行规定》之外,还需要建立回避对象登记制度、审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和随时调整制度,以便将回避工作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2. 协调关系

回避制度不是孤立的人事管理活动,而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许多环节相互关联。为了做好回避工作,必须处理好与考试录用、职务晋升、交流、惩戒等方面的关系。考试录用是国家公务员“进口”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严格的录用程序,才能为回避创造良好的条件。回避也是在实现公务员交流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 实事求是

亲属聚集和需地区回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认真分析。在调整安置时,需要既坚决又稳妥地执行回避规定。在强调坚决回避的同时,要遵循三个原则: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高效原则、有利于国家公务员本人的成长、有利于工作连续性和社会安定。在具体工作中,应结合疏通思想和区别对待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合理调配人员,保证调整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意解决限制环节上的顾此失彼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任职回避是对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的限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地域回避主要针对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人员

  • 公务员政审回避关系的定义和范围

    公务员政审回避关系的定义和范围,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同时,阐述了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内容,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地域回避适用范围为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包括在原籍任职或在一地担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特点及其实施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三大特点及其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任职回避限制具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担任关系密切的职务;地域回避要求公务员不得在亲属集中的地方任职,以保持公正;公务回避则是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遇到法定情形需进行回避,以避免受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法律规定,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该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务员因个人利益和亲属关系等因素对公务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任职回避针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职务上的限制;地域回避规范乡级、县级机关主要领导职务人员的地域来源;公务回避则是在

  • 公务员法中的回避规定
  • 公务员回避的类型
  • 公务员交流制度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