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效力 > 借新还旧保证合同的效力

借新还旧保证合同的效力

时间:2024-08-29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29

案情

1998年8月25日,某银行与A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由某银行向A公司提供借款19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期限自1998年8月25日至1999年7月2日。同日,B公司与某银行签署保证合同,为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合同签订后,某银行将1900万元汇至A公司账号。

2000年3月20日,因A公司未能归还1998年8月25日合同项下的款项,某银行又与A公司、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及保证合同,约定由某银行向A公司提供借款1900万元,其中200万元于2000年10月10日到期,1700万元于2001年2月20日到期,由B公司为A公司该笔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借款用途注明为借新还旧。

因A公司至期仍未能归还2000年3月20日合同项下的借款,2001年4月6日,某银行再次与A公司、B公司签订借款合同及保证合同,约定由某银行向A公司提供借款1900万元,期限自2001年4月6日至2002年2月26日;B公司为A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同时,B公司向某银行确认,对该笔借款仍用于借新还旧的事实是明知的。某银行履行了义务,但A公司仍未能按约归还本金及利息,B公司亦未承担保证责任。某银行遂于2002年3月12日以A公司、B公司未能履行2001年4月6日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约定的还款及保证义务为由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履行还款责任,B公司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审理和裁判

法院认为,本案主要争议焦点是:B公司在连续为同一笔借款的多次借新还旧的借款合同作出保证后,是否仍然可以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为依据,免除其民事责任。

法院认为,B公司在1998年8月25日第一次为A公司向某银行的借款提供保证之后,因A公司未归还贷款,又先后两次连续为同一笔用途注明为“借新还旧”的借款合同提供担保,并对“借新还旧”借款用途作出确认。因此,可以推定B公司应当知道其所担保的借款的真实用途属借新还旧。

根据《解释》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关于“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B公司连续为同一笔借新还旧的借款作出连带责任的保证,构成应当知道的除外条款的情形。因此,B公司的担保责任不能免除,该公司应当依照担保合同约定的合同义务,向被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故判决B公司对本案中A公司的债务,向某银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证担保范围的约定

    保证担保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实际操作。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等,并可根据保证合同进行约定。保证人在债权转让时应继续承担保证责任,但在债务转让或主合同变更时需取得其书面同意。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减少而减少,新增债务需经保证人同意担保。

  •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

    借款合同担保的无效情形,包括担保主体不合格、单位内部机构或职能部门的担保无效、公司董事、经理的私自担保无效、欺诈、胁迫、恶意串通造成的担保合同无效、以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未经批准及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以及主合同无效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

  • 中国境内机构能否自主对外担保

    中国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境内机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不能自主对外担保的原因。对外担保包括保证、抵押或质押担保等,但留置和定金不包括在内。根据担保法和司法解释,某些对外担保的合同无效,如未经批准或登记对外担保、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目的

    担保合同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主要从主合同的有效性、担保合同主体的合格性以及担保合同客体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文章还阐述了担保合同无效后民事责任的承担。

  • 抵押担保合同
  • 担保合同中的保证期间
  • 成约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