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 > 如何去很好的区分公证遗嘱与自书遗嘱

如何去很好的区分公证遗嘱与自书遗嘱

时间:2023-10-2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597

家庭遗产纠纷案例:关于公证遗嘱和自书遗嘱的有效性问题

背景

最近,塘沽地区的胡某两兄弟因母亲的两份遗嘱发生争议。胡妈妈多年前卖掉了一套房子,将30余万元的销售款一直存放在银行。两年前,胡妈妈在丈夫去世后办理了一份公证遗嘱,表示自己去世后将20万元存款留给大胡继承,其余10万元和家中所有物品将由小胡继承。然而,去年胡妈妈突然改变主意,重新手写了一份遗嘱,表示其死后所有30万元存款都归小胡继承。不久前,胡妈妈去世,大胡和小胡各拿到一份遗嘱,引发了争议。小胡想知道,两份遗嘱中哪份才是有效的。

公证遗嘱与自书遗嘱的定义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自书遗嘱是指自然人在遗书中涉及死后个人财产处分的内容,必须由本人亲自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且没有相反证据。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被视为自书遗嘱。

遗嘱的撤销和变更

根据《继承法》第二十条的规定,遗嘱人有权撤销或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如果存在多份遗嘱,而它们的内容相互矛盾,那么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都不能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

遗嘱形式的效力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处分个人合法财产。在我国法律中,遗嘱的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这五种。在这五种形式中,公证遗嘱的效力最大,而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则不能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因此,在本案中,当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发生冲突时,应以公证遗嘱为准。

遗嘱范围的限制

遗嘱所涉及的范围必须是个人的合法财产。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人在设立遗嘱时会将夫妻双方的财产都包括在遗嘱范围内,然而这种做法是存在法律瑕疵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超出个人合法财产的部分应被认为无效。

遗嘱形式的法定要求

法律对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都有一定的法定要求。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并注明年、月、日,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录音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在紧急情况下,遗嘱人可以立口头遗嘱,但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一旦紧急情况解除,遗嘱人应立即以书面或录音形式重新设立遗嘱,口头遗嘱将失效。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导致遗嘱无效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我们提醒广大群众要重视各类遗嘱的法定形式,以便正确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

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情况,胡妈妈先前所立的公证遗嘱经过公证机关认证,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因此,小胡和大胡可以通过起诉向法院寻求解决方案。法院将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判断哪份遗嘱最终生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遗嘱与见证遗嘱的区别

    公证遗嘱与见证遗嘱的区别。公证遗嘱是由公证机关证明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遗嘱,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而见证遗嘱则是律师进行见证的遗嘱,其效力与自书遗嘱或代书遗嘱相当。两者在法律效力和证明程序上存在明显差异,且当存在多份矛盾遗嘱时,以最后一份公证遗嘱为准。

  • 父母遗嘱的有效性及继承方式

    父母遗嘱的有效性和继承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关规定,遗嘱不必公证即可生效。遗嘱可指定法定继承人或赠与国家、集体、非法定继承人。遗嘱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等。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无效遗嘱情况包括无行为能力人立遗嘱、被胁迫或伪造

  • 口头遗嘱什么情况算危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继承法中危急的情形主要是指当事人已经濒临死亡或者生命受到随时死亡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订立口头遗嘱,并且需要有两个见证人进行见证。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危

  • 自书遗嘱的有效条件有什么

    自书遗嘱的有效条件:自书遗嘱属于遗嘱中的特殊形式,《继承法》第17条2款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根据这项规定,自书遗嘱的要求是:。自书遗嘱并不需要见证人。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

  • 自书遗嘱有效起诉书
  • 赠与书与遗嘱哪个有效
  • 遗嘱证人具备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