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效力 > 预约合同公证效力

预约合同公证效力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742
有时我们会签署预约合同,那么为了保护我们自身的权益应该了解一下预约合同的效力的怎样的呢,预约合同公证效力,预约合同是什么意思呢,预约合同的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呢,预约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预约合同公证效力”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预约合同公证效力

预约合同经买卖双方协商一致后,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经过公证的,只是加强该合同的证据效力,在发生纠纷时,不需要提供其他证据证明,法院可以径行按公证过的合同内容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预约合同

预约合同的本质是契约。预约合同最早存在于买卖、使用借贷、消费借贷等个别契约之中,后被有些国家扩及于所有契约。不同国家对预约合同的立法模式不同。预约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原则上适用一般合同的规定;违反预约合同侵害了一方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应承担违约责任。中国立法上应补充预约合同的规定,完善合同法。

成立与效力

如前所述,预约合同的本质为契约,因此,预约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原则上适用一般契约的规定。但应注意的是,预约合同的内容是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行为,因而在性质上它只能是诺成契约,换言之,预约合同仅须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排除了要物契约的可能性。

在理论上,预约合同与本合同(或称本约)的区别是十分明确的,因履行预约合同而成立的合同即为本合同。但在实务中,有时很难辨别一项合意究竟是预约合同还是本合同。例如,当事人双方订立了“土地使用权转让预约合同”,合同规定了转让土地的面积、位置、价款、付款方式以及办理转让登记期限的具体内容,但合同中并无将来订立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或者嗣后已按该合同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转让登记手续,则该合同虽名为预约合同,但其本质仍属于本合同。因此,预约合同与本合同的界定,不能仅依所使用的文字或合同名称来论断,而应当依照当事人约定的实质内容来判断。在判例上,中国台湾地区的法院认为,“当事人之意思不明或有争执时,则应通观契约全体内容定之,若契约要素业已明确合致,其他有关事项亦规定綦详,已无另行订定契约之必要时,即应认为本约。”

从上述对预约合同的概念分析中得知,预约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将来订立某个特定的合同,因此,预约合同的内容应具备的要素,是嗣后当事人能据此订立本合同。由此推断,一项预约合同的构成同时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预约订立本合同的意思表示;二是构成本合同要约的要求。

关于预约合同的形式,原则上与一般合同一样,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订立。但下列两种情况须斟酌:一是要式合同的预约合同。本合同为要式合同的,预约合同是否也应当采取本合同的形式订立,对此,通说认为应视本合同所以为要式的理由来确定。如要式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慎重考虑为理由,如立有字据之赠与,则其预约也应解释为须与本约采取同样之方式;如要式的目的在于保全证据时,预约不必与本约采取同样方式。立法上如中国《澳门民法典》第404条之一规定,预约合同适用本合同的法律规定,但当中涉及本合同方式的规定或因本身存在的理由而不应延伸适用于预约合同的规定除外。二是当事人的约定。如当事人约定的形式仅限于本合同,则预约合同不受本合同形式的影响;如当事人约定本合同的形式扩及于预约合同,则从当事人的约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山东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

    山东省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公证债权文书具有与法院生效裁判、仲裁裁决同样的执行效力,能缩短执行时间并降低实现债权的成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联合下发文件规范该公证文书的执行工作,全市法院将其视为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确保相关案件得到

  •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我国法律规定,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及文书可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在某些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中,公证是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公证书具有证据、执行和法律上的效力,是特殊的书证,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院应确认其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审理规定。规定统一了公证侵权纠纷的诉讼规制,明确了公证行为可诉纠纷的案件范围,确定了公证侵权纠纷的诉讼主体,并区分了公证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规定有助于规范公证行为,保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 公证证据的效力
  • 原告身份证明
  • 预约合同公证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