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录音一旦获得公证书,便具备了法律效力。经过公证的电话录音成为法定证据,在法庭上出具时,法庭都会采信。
随着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12年电子证据入法的推动,目前国内陆续出现了通话录音公证服务系统和通话录音公证软件。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通话录音公证模式。
通话录音公证采用数字签名和文件加密、云存储等技术,为通话时间、通话主体、呼入呼出、通话内容、通话时长等事实提供具有高度法律证明力的证据。
已经经过有效公证证明的事实,无需当事人再次举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除非有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相反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已经经过有效公证证明的事实无需当事人再次举证证明。
对于录音公证电话是否会构成隐私侵权的担忧是多余的。我国法律反对的秘密录音是指采取秘密手段将于己无关的他人的谈话内容进行录制,然后对该秘密录音用作非法目的行为。
而录音公证电话所录的是自己参与通话、参与讨论的录音,且录音的目的是出于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该录音是合法有效的,不存在对对方的侵权。
电话录音与传统意义上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证据具有相同的作用。其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查明案件事实,并通过严密的证据链条证明案件事实。只要录音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这三个证据性质,就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至于该公证电话录音处于证据链条的哪个环节,以及其作用如何,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公证证据的效力,包括公证效力概念、公证的证据效力概念以及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公证效力指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文书在法律上的效果和约束力,包括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公证书在诉讼中具有高于其他文书的证据地位,其证据效力也
电话录音的口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本文指出口头协议的录音可以作为法庭上的辅助证据,但只有公安和国家安全部门的专业器材才能具备法律效力。口头协议是指通过口头达成的协议,一般具有法律效应。对于口头形式的合同认定,可以从当事人已履行义务、双方对必要条款无
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一般指债权人,在起诉前一定要收集好能说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如协议,合同,送货单,提货单,电话录音等等。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及时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同时,为了确保将来判决的执行、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在起诉之前或起诉同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