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在处理宅基地纠纷时,必须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任何集体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并获得证书,以确认其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农村居民建住房时,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耕地的使用需要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行为将不受保护。
对于法人或公民合法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除非经过统一规划或个别调整,其使用权应长期保持不变。同时,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两个方面。对于非法扩大、抢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为,应依法宣布其无效,并予以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过程中,若妨碍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益的行为,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只要宅基地协议书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合法,即视为有效。然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书的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宅基地纠纷。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农村宅基地征收与补偿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可以依法征收或征用土地并给予补偿。征收宅基地的补偿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同时,也讨论了农村宅基地纠纷的处理方法,包括保护国家、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和公民、法人的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拆迁补偿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行政处理、司法解决以及人民调解等多元化解决方式。协商为首选方式,行政处理和司法解决由相应政府机构进行,而人民调解则通过调解委员会进行。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A县某种业经营部经销的杂交水稻种子名称与审定名称不符,被A县工商局认定为假种子并进行处罚的案件。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属于一事再罚。作者认为该案属于一事再罚,因为农大公司在不同地区的销售行为涉及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名称,已经受到B县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尽管A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