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发生宅基地纠纷后双方自行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发生宅基地纠纷后双方自行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

时间:2025-01-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273

宅基地纠纷处理原则

原则1:保护国家、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在处理宅基地纠纷时,必须切实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任何集体组织或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占、买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

原则2:保护公民、法人合法宅基地使用权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并获得证书,以确认其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农村居民建住房时,应当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耕地的使用需要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的行为将不受保护。

对于法人或公民合法继承的宅基地使用权,除非经过统一规划或个别调整,其使用权应长期保持不变。同时,宅基地使用权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两个方面。对于非法扩大、抢占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为,应依法宣布其无效,并予以法律制裁。在使用宅基地过程中,若妨碍公共利益,侵害他人房屋、通行、排水、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益的行为,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宅基地纠纷后协议书的有效性

只要宅基地协议书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合法,即视为有效。然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书的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宅基地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指定管辖发生在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管辖问题存在纠纷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机关确定由谁管辖。管辖争议源于行政机关职责不清,社会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交叉,权责不明确。在行政处罚实践中,因法律、法规规定存在

  •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问题。在涉及多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时,原告可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选择其中一个提起诉讼。同时,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在特定情况下,受诉人民法院可一并管辖多个行政行为。当共同管辖发生争议时,可进行协商或指定管辖。确保行政诉

  •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包括制度定义、四个条件以及三种情况。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转移,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理或自行审理的情形。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从上级法院转移到下级法院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管辖权转移的特殊性

  • 行政诉讼裁定管辖的定义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管辖方式的概念、应用场景和相关原则,如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有利于法院审理和保障公正等。若对行政诉讼管辖有疑问,有在线律师提供咨询。

  •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
  • 案情简介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