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的成立标志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保证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只要保证人与债权人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保证合同。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合同应以书面形式作出。
在实践中,保证合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成立:
1. 签订书面保证合同:即保证人和债权人依据书面形式,就保证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依法签订书面协议,从而使保证合同成立。
2. 单独出具保函:即保证人以书面信函、传真等形式向债权人表示,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将代为履行或负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接受了这份保函,那么保证合同即成立。
3. 在主合同中订有保证条款或在保证人栏内签字、盖章:即保证人在债权人与被保证人签订的主合同中订有保证条款,或者在保证人栏内签字或盖章。这样一来,保证合同也成立。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和特点。按份保证指共同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保证份额,各自承担约定的责任;连带保证则指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各保证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但内部仍有份额划分。两种保证方式下,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均可向主债务人追偿,且其他保证人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共同保证的成立方式和特征。共同保证可以通过约定保证和法定保证产生,主要通过合同方式产生。对于是否多个保证合同构成共同保证,存在不同观点。德国法认为只有对同一债务的同一部分进行保证才构成共同保证,是狭义理解;而英国法认为基于同一或不同保证合同按份承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