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证据可以保全吗
时间:2023-10-0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的证据保全
保全条件
行政诉讼的证据可以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申请保全的证据可能会灭失或难以取得。
- 申请保全的证据与待证事实具有相当的关联性。
- 申请证据保全必须在举证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 如果法院认为需要提供担保,当事人应当提供担保。
- 如果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的条件,应按照其规定执行。
诉前证据保全的定义
诉前证据保全是指在起诉前,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对可能会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材料进行提取保存或查封的一种诉讼行为。
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行政诉讼的证据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 书证: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行为的书面材料。
- 物证: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 视听资料: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 证人证言:直接或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法院提供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
- 当事人陈述: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 鉴定结论: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
- 现场笔录、勘验笔录:记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的记录。
提供证据的要求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各类证据时,必须符合法定要求才具有有效力。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同种类证据的具体要求如下:
书证
当事人提供书证时,除非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另有规定,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 原则上提供书证的原件,若确有困难,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 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抄录件时,应注明出版,并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 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时,应附有说明材料。
- 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有行政执行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
- 当事人提供外文书证时,应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翻译人员签名。
物证
当事人提供物证时,原则上应提供原物,若确有困难,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若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时,当事人应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视听资料
当事人提供视听资料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 应向法院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若确有困难,可以提供复制件。
- 应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 声音资料应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 当事人提供外国语视听资料时,应同时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翻译人员签名。
证人证言
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 应载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
- 需有证人的签名,若证人不能签名,应以盖章等方式证明。
- 应注明证人出具证言的日期。
- 应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鉴定结论
被告行政机关提供的鉴定结论应满足以下条件:
- 应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
- 应有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
- 应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 应有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 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
- 对于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还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现场笔录、勘验笔录
被告行政机关提供的现场笔录和勘验笔录应满足以下要求:
- 现场笔录应载明制作现场笔录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并由执行人员和当事人签名。若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应注明原因。
-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伪证罪客体要件仅限于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不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伪证罪的社会危害性取决于诉讼的性质。存在证据即可进行伪证罪的辩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包括双方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三个方面。行政处理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复议和医疗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方面,需要注意起诉时留有余地,及时递交证据保全申请、证据目录等,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
如何举报政府违法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