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补强证据的含义是什么

行政诉讼补强证据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4-10-1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71

补充证据的作用及目的

补充证据是指用以确认或证明另一主要证据事实的真实性,以增加其证明力的证据。在英美国家的庭审中,陪审团通常要求有佐证来认定事实。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提供补充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

行政诉讼中的补充证据

补充证据在行政诉讼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增加证据的证明力,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的定义

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认为行政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作为一种有效的诉讼方法,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它规定了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

行政诉讼法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适用于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法的范围包括狭义的行政诉讼法和广义的行政诉讼法。狭义上的行政诉讼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根据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通常被称为“民告官”。广义上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凡是在内容上属于规定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等8类侵犯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范围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允许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提出新请求怎么办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请求的处理办法,以及行政诉讼举证期限的规定。根据司法解释,一旦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的诉讼请求将不被允许,除非有正当理由。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10日内提供证据,举证期限过后提供的证据不被采纳。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

  •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性质及其分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在行政诉讼中被广泛运用,以证明案件事实和解决行政争议。法院在审查证据时需客观对待,综合研究审查,以确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

    听证程序及相关规定的内容。包括提出听证要求的时间限制、通知当事人的时间和地点、听证的公开性、听证主持人的指定和回避制度、听证参加人的规定以及听证程序的具体流程。听证笔录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之一,也是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证据之一。

  • 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调取程序及意义

    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调取证据的程序和意义。法院调取证据主要基于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以及程序性事项。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程序包括原告或第三人提交调取证据申请,法院审查并决定是否调取证据,并规定了相关期限和复议机制。此外,如果证据在外

  • 行政诉讼的证据性质
  • 厂房拆迁纠纷找哪个部门?
  • 如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