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哪些可以做行政诉讼补强证据

哪些可以做行政诉讼补强证据

时间:2025-01-2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95

行政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

根据行政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

1. 未成年人不相适应的证言

根据该规则,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这一规定的前提是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与其证言不相适应。

2. 与当事人有利或不利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则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这一规则的依据是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相对于民事诉讼证据规范更为具体和可操作。

3. 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则,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违反了法定程序,因此其提供的证言的可靠度会降低,因此需要对其证言进行补强。

4. 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

该规则指出,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虽然视听资料具有高科技性,但容易被伪造和篡改,因此需要进行补强。

5.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由于复制件或复制品属于传来证据,必须与原件、原物核对属实,并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无矛盾时方可作为定案证据。

6. 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则,如果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了证据材料,而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这种经过改动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诉讼证据的补强规则中并未涵盖这种情形。

7. 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则,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实情自由裁量。

行政诉讼的补强证据规则为法官的主观判断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要求。在实践中,法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规则。

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第七十一条,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1. 未成年人不相适应的证言

根据该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2. 与当事人有利或不利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定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3. 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定,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4. 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

该规定指出,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5.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该规定指出,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6. 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定,经一方当事人或者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7. 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该规定指出,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实情自由裁量。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第六十九条,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 未成年人不相当的证言

根据该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 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定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 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根据该规定,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该规定指出,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 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征收人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的关系与冲突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关系和冲突。地域管辖遵循了原告就被告原则,体现了两便原则的精神内涵,便于群众诉讼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然而,在实践中,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存在一些冲突,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和公正审判原则,适当调整应用。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 治安拘留保释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