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哪些可以做行政诉讼补强证据

哪些可以做行政诉讼补强证据

时间:2025-01-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95

行政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

根据行政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

1. 未成年人不相适应的证言

根据该规则,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这一规定的前提是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与其证言不相适应。

2. 与当事人有利或不利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则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这一规则的依据是日常生活经验法则,相对于民事诉讼证据规范更为具体和可操作。

3. 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则,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违反了法定程序,因此其提供的证言的可靠度会降低,因此需要对其证言进行补强。

4. 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

该规则指出,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虽然视听资料具有高科技性,但容易被伪造和篡改,因此需要进行补强。

5.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由于复制件或复制品属于传来证据,必须与原件、原物核对属实,并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无矛盾时方可作为定案证据。

6. 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则,如果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了证据材料,而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这种经过改动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诉讼证据的补强规则中并未涵盖这种情形。

7. 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则,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的证据材料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实情自由裁量。

行政诉讼的补强证据规则为法官的主观判断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要求。在实践中,法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规则。

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第七十一条,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1. 未成年人不相适应的证言

根据该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2. 与当事人有利或不利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定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3. 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定,应当出庭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4. 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

该规定指出,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5.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该规定指出,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6. 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根据该规定,经一方当事人或者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7. 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该规定指出,其他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可以由法官根据案件实情自由裁量。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第六十九条,以下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1. 未成年人不相当的证言

根据该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 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

该规定指出,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 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根据该规定,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 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该规定指出,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5. 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根据该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区分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纪检委在立案后,成立调查组对涉案人员进行调查,收集证据和听取意见。完成调查后,支部大会作出处分决定,涉及行政处分的还需单位行政会议提出意见。复议和上报后,案件将移送审理,最终下发党纪、政纪处分决定。纪检委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

  •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文章指出,胜诉概率取决于提供的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是否有新证据出现。在良好的司法环境下,若无新证据,原始判决一般不会被撤销。申诉过程中可以请律师提供帮助,律师可代理民事和经济案件。对于非诉讼上的申诉问题,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申诉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 律师被行政拘留的处罚
  • 法院搞错把我纳入失信人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