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由申请调取证据的当事人在庭审中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
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调取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听取当事人意见。
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
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发问,或者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不得采用引诱、威胁、侮辱等语言或者方式。
对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出示证据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法庭准许可以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证据。
视听资料应当当庭播放或者显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
凡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当事人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鉴定人因正当事由不能出庭的,经法庭准许,可以不出庭,由当事人对其书面鉴定结论进行质证。
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说明。必要时,法庭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对质。
证据审核认定是指法官在听取当事人对证据的说明、对质和辨认后,对证据作出的采信与否的认定。
证据审核认定的内容包括审核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以下证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当事人超出取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或者在港澳台地区形成的没有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材料。
6.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7.被当事人或其他人做过技术处理而无法辩明真伪的。
8.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9.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
10.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在对证据进行审核认定过程中,如果发现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情形分别认定: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的有效性及相关流程。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劳动者举报时应区分举报和投诉,及时维权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详实信息和证据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为举报人保密,并提供奖励。劳动者应注意保存相关凭证以备
上诉人因参与公司组织的九华山祭拜活动而受伤,但被认为不属于工伤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请求撤销原判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案件。上诉人认为前往九华山祭拜是听从领导指示和安排的公司行为,属于因工外出,应认定为工伤。提供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工伤调查笔录、公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