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质证的例外
时间:2023-11-27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开质证的例外情况
1. 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被认定为国家秘密。这些事项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被特定范围的人知悉。因此,在庭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不能公开质证。
2. 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秘密性。因此,在诉讼中,涉及商业秘密的证据应受到适当保护,不能公开质证。
3. 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
个人隐私与当事人的声誉有关。如果个人隐私在社会上被扩散,将对个人的名誉和人格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只有合法的个人隐私才受到法律保护,并可以作为不公开质证的理由。
4. 法律规定的其他保密证据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经法院审查确定后,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也不能在开庭时公开质证。在公开审理案件时,如果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审判人员应予以制止,并决定是否应将案件转为不公开审理。这样可以确保涉及敏感信息的证据不会被公开披露,同时保护当事人和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内容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开庭审判决定和通知、开庭审理的公开性、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开庭程序、以及陈述、讯问和发问等方面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案件后,若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应决定开庭审判,并遵循一系列诉讼程序,包括通知各方参与人、确定开庭日期、公开审理或不公开
-
审判公开的例外
审判公开的例外情况,包括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和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包括庭审准备、法庭调查等阶段,且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公告。
-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诉讼证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效力和法庭对证据的认定与更正。行政诉讼证据需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事实判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在行政诉讼法中,证据原件的效力有明确的等级规定,法庭在认定证据时需遵循一定的程
-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