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4-12-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诉讼证据的要求
一、书证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书证时,需满足以下要求:
- 原则上应提供书证的原件,如确有困难可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或节录本。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 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抄录件时,应注明出版,并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 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时,应附有说明材料。
- 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有行政执行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
- 当事人提供外文书证时,应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翻译人员签名。
二、物证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物证时,需满足以下要求:
- 原则上应提供原物,如确有困难可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 若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应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三、视听资料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时,需满足以下要求:
- 应向法院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确有困难可提供复制件。
- 应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
- 声音资料应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 当事人提供外国语视听资料时,应同时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翻译人员签名。
四、证人证言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时,需满足以下要求:
- 应载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
- 需有证人的签名,若证人不能签名,应以盖章等方式证明。
- 应注明证人出具证言的日期。
- 应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五、鉴定结论
被告行政机关向法院提供的鉴定结论应满足以下条件:
- 应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
- 应有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
- 应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 应有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 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
- 对于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还应说明分析过程。
六、现场笔录
被告行政机关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满足以下要求:
- 应当载明制作现场笔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行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 若当事人拒绝签名或不能签名,应注明原因。
- 若现场还有其他人在场,可由其他人签名。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行政复议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期限、适用范围、市人民政府管辖范围、涉及已立案的人民法院的处理方式、申请要求以及联系方式等。申请人需明确提出复议请求并提供相关事实根据和理由,留下有效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行政复议机关核实情况。复议机关以收到申请并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聘规定了教师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所在学校等机构解聘或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教育申诉制度则为教师等教育主体提供了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促进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如申诉处理不当,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首先,《行政诉讼法》及其以前的司法解释对提供证据的要求基本上未作规定,实践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做法,而其他行政法律法规对证据的形式要求一般也少有规范,《证据规定》的该部分规定无疑填补了行政诉讼证据的一项重大空白。这些规定将会大大推动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规
-
行政诉讼证据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
行政诉讼原告可以选择提交证据吗
-
如何审查行政诉讼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