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时间:2023-12-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法律中的重复处理行为
行政法律中的重复处理行为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第5项的规定,重复处理行为指的是行政机关对已超过起诉时限的行政行为进行再次审查,并可能撤销旧的行政行为,作出新的行为,或者维持原有行为的行为。重复处理行为主要针对历史遗留问题,时间较长,而行政机关的初次裁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已超过行政诉讼时效。
重复处理行为的审查限制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行政行为无权审查。然而,行政机关有权对已超过起诉时限的行政行为再次审查,并可以撤销旧的行政行为,作出新的行为,或者维持原有行为。这种行政机关再次审查权的特性给行政诉讼时效带来了挑战。
重复处理行为的影响和法院处理原则
当事人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行政行为提出申诉时,行政机关再次审查时,如果撤销或变更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应视为作出新的行政行为,诉讼期限重新计算,对这种"重新处理行为"不服,当事人可以起诉,法院应予受理。然而,如果行政机关再次复查时,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驳回了当事人的申诉请求,则属于重复处理行为,诉讼期限不能重新计算,不允许当事人通过申诉的途径规避行政诉讼期限的限制。
对重复处理行为的重视和解决
重复处理行为在行政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解决司法实务中相关的难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引入了重复处理行为的概念,为其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和处理原则。这一解释的出台填补了行政法律领域对重复处理行为的研究和规范的空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工商部门新的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自3月15日起,工商部门对七种投诉不予受理或终止受理,包括不属于职责范围、超过保质期、已调解、已处理、超过一年权益受侵害及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投诉。消费者投诉需明确被投诉人信息、投诉请求及事实和理由、联系方式和投诉日期。工
-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公安机关处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应立即登记受理并展开查找工作。同时,详细描述了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定义,并强调了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重要性。对于符合特定情况的人口失踪事件,个人可以报警,公安机关将以刑事案件立案并展
-
拆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有哪些
拆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拆迁行政争议案件的权限。《行政诉讼法》对拆迁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了肯定性和排除性的规定。肯定性规定包括人民法院受理行政处罚、
-
行政诉讼一般多长时间出结果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在一审案件中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很显然,这四个基本条件也是人民
-
律师处理行政合同诉讼时的有哪些困境
-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有哪些
-
行政行为的范围的规定方式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