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公民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注意事项

公民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4-03-2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989

公民起诉行政不作为的注意事项

受案范围的界定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和其他组织对以下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6、认为行政机关未依法发给抚恤金的;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9、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案件级别管辖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一审行政案件:1、确认发明专利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

为了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满足以下法定条件:1、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期限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起诉期限如下: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2、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后超过两个月不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4、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5、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起诉期限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对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起诉期限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不作为的危害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腐败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与滥施权力、乱作为不同,滥施权力者是利用权力超越合法权限或不按法定程序行事,以谋取私利,涉及贪污受贿。而行政不作为则是不履行或少履行权限内应该做的事情,不按法定职责行事,严重阻碍国家法律的顺畅施行,导致法律法规的作用减弱,行政相对人乃至社会公共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行政不作为也是行政上的一种腐败行为。

政府职能错位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政府本应承担为市场、企业提供服务、信息,协调社会秩序的角色。如果行政不作为行为大量存在,政府就偏离了公共权力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经常越权干预市场交易关系,对市场进行指挥而不是指导,不管应该管的事情,不作为;乱管不该管的事情,乱作为。这常常导致市场失灵,政府行为不足。行政不作为行为也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常应以行动和明示方式履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硬性规定。然而,如果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就会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 虚拟法律关系对受诉法院的选择

    虚拟法律关系在受诉法院选择中的应用和影响。文中提到,通过改变案件性质、选择侵权行为地、增添主体或改变诉讼标的额等方式,可以达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受诉法院的目的。同时,也阐述了债权债务转移对管辖权变动的影响,指出转让的只是权利而非义务,受让人不能直接向转

  • 原告信息

    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原告因被告长期造谣、诽谤、诬陷而请求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索赔精神损害抚慰金及调查费用。被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社会评价和家庭生活,原告遂提起诉讼。

  •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与特点,包括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状态,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不履行法定职责在含义性质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必须准确界定并区别对待。行政不作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

  •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