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并提供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参考标准: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具体分级标准的权力授予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即卫生部。卫生部于2007年7月31日以第32号令的形式公布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根据《标准》,一级医疗事故分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医疗事故分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和二级丁级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分为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三级丁级医疗事故和三级戊等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没有再划分等级,标准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并列举了16种情形。
根据《标准》,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为一至十级: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七级伤残,赔偿指数40%。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八级伤残,赔偿指数30%。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九级伤残,赔偿指数2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为十级伤残,赔偿指数10%。
患者及其家属在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或诉诸法律时,应注意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不属于残疾,应当向医疗机构主张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以及死者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和住宿费,但是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宜超过2人。
对于鉴定为四级医疗事故的,不能按照残疾的标准索赔,只能主张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交通费和住宿费等必要的合理费用。
法院会根据医疗机构和患者在整个医疗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来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医疗责任赔偿标准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能同时使用吗
医疗事故的鉴定机构有哪些级别设定
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和计算公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赔偿因素和计算公式等。赔偿考虑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赔偿费用由承担责任的医疗
医疗事故的分级及其中的一级医疗事故,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一级医疗事故包括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情况,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责任能力、过失、违法性和因果关系。这些要素在医疗纠纷中至关重要,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
医疗事故等级伤害赔偿标准的详细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同时,也提到了对于不同等级医疗事故的处理和赔偿标准。整体内容详实,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关于医疗事故伤害赔偿的相关知识。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构成,包括主体、违法行为、主观过失、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等要素。同时介绍了二级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和赔偿标准,根据年龄和伤残等级进行计算,并详细说明了计算公式和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