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规则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规则

时间:2025-01-03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948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规则及其原则

一、公开、公正、及时原则的遵循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作为人民法院和卫生行政机关处理医疗事故的直接证据,对于判断医患双方的是非和责任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鉴定结论的可信度,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这也是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开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活动和鉴定材料应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当事人双方及其代理人可以出席,社会公众可以旁听,媒体可以报道。当事人双方有权了解案件全部证据和相关资料。鉴定程序的公开性可以接受大众的监督,是对医疗鉴定最好的制约机制。

公正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双方都享有获知对方理由、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鉴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参与与医疗纠纷有利害关系的鉴定,必须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鉴定委员会在鉴定过程中应审查双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允许双方要求对方提供资料等证据。当事人有权查阅和获得复印件的当事人向鉴定委员会的陈述、申辩、病程记录、住院志等病历资料和鉴定委员会据以作出鉴定结论的其他材料。

及时原则对于处理医患纠纷尤为重要。及时鉴定有利于全面、客观、真实地收集证据,防止证据灭失。同时,及时解决医患纠纷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鉴定程序规则应规定合理的期限,并给予双方及时、合理的通知。

二、鉴定委员会的组成、鉴定主持人的产生及回避问题

有权提起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的机关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行政机关处理过程中,有权提起鉴定机关是卫生行政机关;二是在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有权提起鉴定。

医患双方在卫生行政部门或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从鉴定委员会名册中选择相等人数的委员,一般不超过2~4人,再共同推举一位委员作为首席委员。当双方共同推举的人选无法达成一致时,可由卫生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指定一名委员,经双方同意后组成鉴定委员会。由共同推举的或卫生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指定的委员充当鉴定主持人,负责主持调查、辩论、讨论和制作鉴定结论等事宜。

确定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后,当事人可以在合理期限内对对方选出的委员提出回避申请。回避事由包括:委员是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当事人有同事、师生关系或其他亲近、不睦关系的人;曾经参与治疗、会诊本病例的人员;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鉴定结论会对其产生任何积极、消极、有利或不利影响。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后,应由相关机关决定是否回避。笔者认为,由法院或卫生行政机关决定鉴定委员会成员的回避问题更为合适。鉴定结论作为处理医疗纠纷、认定医疗事件是否为医疗事故的最直接证据,对基础性的事实问题负有法律责任。由卫生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决定鉴定委员会成员的回避问题,可以保证程序的合法性和效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 医疗事故纠纷及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向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报告。规定报告制度有助于及时补救、准确鉴定和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医疗单位需及时派人员保管相关材料和封存现场,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对医疗事故处理有争议时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包括双方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三个方面。行政处理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复议和医疗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方面,需要注意起诉时留有余地,及时递交证据保全申请、证据目录等,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

  • 医疗纠纷答辩状范文:答辩人:______医院
  •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