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特点:此方式的启动前提是发生了“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并具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4条第2款规定的任何一项人身损害事实。启动的主体是“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启动的时间是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之后,医患双方在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前。
适用情形:1、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的情形;2、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的情形。
注:以上两种情形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卫生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因此,大多数情形下需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
另一种启动方式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
特点:对于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当事人虽然对医疗损害事实及其形成原因、损害程序、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序等未能达成共识,但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协商解决。
适用条件: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方式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