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所需的原始资料包括被鉴定人提交的医疗病例、诊断证明、各种检查报告单和影像底片等。为确保资料的真实客观,应当经过对立方或居中裁判者的审核。单方提供的资料未经审核就作为鉴定结论的依据是不妥的。作为对立双方,合理的质疑和质询是必要的,就像其他证据需要经过质证认定一样,医学资料也应接受同样的审查。作为临床医学鉴定专业人员,额外承担审核原始资料真实性的任务是不合理和不恰当的。
因此,对于法医开展临床鉴定所需的医疗文件,提前进行开庭质证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基层法院已经引入此活动,其他法院也应效仿。在代理具体案件过程中,律师也应努力促成此活动的开展。
临床司法鉴定机构确定的方式可以通过双方协商、受案法院指定、高级人民法院随机抽取等途径。虽然相关法律没有规定法医鉴定活动必须由无需亲身接受鉴定活动的一方出席,但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建议对方当事人也在鉴定时到场参与。根据司法部公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法医鉴定应由两名法医开展。但目前的临床司法鉴定重视书证,轻视临床检查,通常只由一名法医或非法医工作人员开展被鉴定人的活体检查,这是不严谨的。因此,双方同时到场有助于规范此类法医鉴定活动的开展,维护双方的权益。
法医根据委托出具的临床医学鉴定结论应作为一般证据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询和审查。我们不能因为专业机构的背景而忽略结论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虽然医学是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学科,但仍然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和学习来传递知识。因此,我们不必敬而远之,应以理性的态度审视和判断。在日常办案过程中,律师多次发现鉴定结论中的错误,例如将先天性疾病如血友病与工伤鉴定标准相混淆,对采取保守治疗的骨折患者认定手术后康复等。这些错误有时在仔细阅读工作中很容易被发现,导致鉴定结论的无效。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首先应向有关的公安、司法机关提交申请。经审查符合鉴定条件的,可指派或聘请法医鉴定部门的专业法医师或医师进行法医学方面的鉴定。进行鉴定时,受伤当事人一般应到场,并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包括影像学报告、X光片、CT片、致伤物、照片、证人证言等。
申请法医鉴定的注意事项如下:
当事人应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并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或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法医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将无效。
如果对法医鉴定的结论不服,可以申请由双方共同认可或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指定的鉴定部门重新进行鉴定。
鉴定结束后,当事人应妥善保管返还的相关材料、物证和检材,以备后用。
司法鉴定的定义、范围、法医鉴定的重要性以及司法鉴定的分类。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的关键工作,运用医学等多领域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鉴定。司法鉴定分为法医类、物证类和
房产赠与见证人的条件,指出见证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与赠与行为无利害关系。同时,文章也阐述了见证人与证人的区别,见证人在司法程序中的职责包括观察监督司法人员的活动是否正确合法等。此外,见证人在完成特定诉讼活动后需在相关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的监督职责。破产管理人作为法定机关,负责管理和处置破产财产,需独立处理破产财产事务并接受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的监督。在破产宣告后,破产管理人需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包括财产、文件及营业活动等,若破产人未能全面移交,破产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