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是一项重要的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根据相关规定,医疗事故鉴定主要由中华医学会作为第三方进行。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了入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在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教学、科研机构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三年以上;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疗卫生事故鉴定工作。
具体而言,入会专家需要由当地医学会专科分会推荐,并得到专家本人和所在医疗机构的认可。然后,医学会对推荐的专家进行审核,合格者将被聘任,并颁发中华医学会统一格式的聘书。聘用期为四年。如果专家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受刑事处罚或变更受聘单位等情况,医学会将及时进行调整。
工作人员还指出,目前有媒体报道称,医疗事故鉴定的专家由“德高望重、水平高超、身世清白”的医疗技术专家组成,但这种说法没有实据支持。他们认为,这样宽泛的标准将成为实际工作中的难题。
一位医生表示,加入中华医学会专家库是医学鉴定透明度提高的重要进步,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举措。他指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医学会由纯粹的医务人员组成,包括医生的执业资格、专家资格和医学鉴定等方面的决定都由医学会作出。作为医患纠纷之外的第三方,医学会的优点在于保证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根据《暂行办法》,参加鉴定的专家将由双方当事人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医学会对准备抽取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并主持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专家编号。最后一个专家名额由医学会随机抽取,以确保鉴定专家组成员为三人以上的单数。抽取结束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编号将被公布,并记录在案。专家名单确定后,由医学会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封存的病历资料进行启封。
如果当事双方有正当理由并进行说明,可以要求专家回避。医学会应当将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专家名单撤出: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
专家库由中华医学会组织建立,参加鉴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和当地医学会三方随机抽取并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以医学会的名义传达给当事方。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会进行干涉。医学会将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定。医学会与参与鉴定的专家对鉴定结果负责,整个过程不受行政命令的干涉。
医生必须详细和客观地填写所有的医疗文档,即使在忙于抢救病人时也不能忽视。根据新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生必须在抢救病人结束后的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记录包括抢救的过程、各种治疗措施和病人病情的变化。相比过去规定的24小时内完成记录,新的规定对医生和医院的要求更高。
一位医生表示,新的规定虽然执行起来可能有一定难度,但相比过去更加严格细致,能够在细节上促使医院更加规范地进行管理。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