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申请方需要提交鉴定申请书。该申请书应包括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一般情况,申请鉴定的事实与理由,申请方的签字(或盖章)以及申请日期。
申请鉴定的事实与理由部分是申请书的核心内容,需要明确写明争议的事实、焦点问题、申请方的观点以及支持其观点的依据。
其次,需要提交病历资料。病历资料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关键材料,也是专家鉴定组判断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是否造成损害后果并构成医疗事故的主要依据。
对于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一般由医疗机构提交。医疗机构需要提供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病历资料原件,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交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对于抢救急危患者,还需要提交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此外,还需要提交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做出的检验报告。同时,还需要提交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对于门诊、急诊患者的病历资料,有两种情况。一部分患者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另一部分患者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这部分患者的病历由患方提供。
此外,对于某些住院病人,部分门诊病历资料、死亡患者的尸解报告等由患者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住院部分的病历资料由医院提供,与鉴定有关的门诊的病历资料等则由患方提供。
第三,需要提交书面的陈述或答辩材料。被申请方一般负责提交书面的陈述和答辩材料,主要针对鉴定申请书的内容进行陈述或答辩。
此外,申请方在提交鉴定申请书后,如果发现新的事实证据,或者有新的理由需要补充,或者根据医学会的要求对某一问题做补充说明时,可以提交书面陈述。被申请人在提交书面陈述或答辩后,如有必要,也可以提交补充陈述及答辩。
医学会只受理符合条件的鉴定申请,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并应当说明理由。以下情况下,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一) 当事人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
(二)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
(三) 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
(四) 当事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司法机关委托的情况)。
(五) 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
(六) 其他卫生部规定的情形。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时效以及相关的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尸检申请期限固定,患者死亡后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